close

港媒:廣東長輩驚訝發現要與小輩說普通話瞭

原標題:港媒:廣東長輩驚訝發現,要與小輩說普通話瞭

[文/觀察者網 童黎]在廣州的大小角落,都可能聽到老人和孫子孫女講著口音濃重的普通話。年輕父母和孩子溝通時,也會從粵語切換成普通話。3月12日,香港《南華早報》發表文章,從經濟、學校等多方面探討瞭這一語言現象。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在廣州,還講粵語的兒童和青少年已不算多。出租車上客點、公交站、餐館和街角,在廣州、深圳、東莞等珠三角城市的各個角落,都有可能聽到老人和小輩講著帶有濃重口音的普通話。他們和年輕父母們都發現,如今已不得不和小輩說普通話瞭。

報道截圖

羅碧華(音譯,Luo Bihua)今年40歲,兒子正在上小學三年級。文章援引羅碧華的話稱,“這說起來有些遺憾,但這麼做也有它的必要性。現在大多數孩子都不愛說粵語,即使他們在這兒土生土長。”

這一現象引起瞭一些當地人以及粵語捍衛者的擔憂:廣州的中老年人或將不得不和孩子用普通話進行溝通。

在他們看來,粵語全球使用人數超過6000萬,它在珠三角年輕群體中受歡迎程度迅速下降的原因非常復雜,與地區經濟變化息息相關。

報道稱,因為學校不提倡學生在校園內說方言,方言台中家電行推薦在日常活動中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低。

不過,廣州五羊小學去年推出瞭一本粵語教材,盡管之後已經停用,但還是讓當地粵語使用者和媒體為此喝彩瞭一把。教材涉及粵語語法、羅馬化、粵語的起源和歷史等基礎知識,旨在向全市其他學校推廣這一教材的使用。

有學生傢長表示,作為一名廣東人,她很樂意“讓孩子在學校學習廣東話”。

此外,文章分析,上世紀70年代末,內地實行改革開放以後,吸引瞭不少香港人和海外華人前來投資,為制造業的繁榮貢獻不少,而且他們大多說著粵語。

如今,這一投資高峰期已經過去瞭。報道援引廣州一名商人的話分析道,這一變化也導致瞭粵語在內地影響力的下降。

與此同時,上世紀90年代初期至2000年後期,廣東吸納瞭數百萬來自內地省份的農民工。

2000年後期,粵語在深圳青年群體中還很是流行。深圳一名現年36歲的徐(音譯,Jade Xu)姓老師回憶道,在那個時代,說粵語會讓他們覺得更加國際化,顯得和香港、紐約等國際城市有更多共同點。

文章稱,現如今,深圳已經變得和香港一樣國際化,其經濟、技術發展方面甚至更加具有創新性和積極性。但徐老師的學生們已經不怎麼說粵語瞭。

圖自新華網

除瞭廣東,香港似乎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去年的一份人口普查報告顯示,88.9%的香港居民經常在傢說粵語,與2006年的90.9%相比有所下降。《南華早報》認為,講英語和普通話的香港人越來越多瞭。

據觀察者網查詢,1982年,“國傢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被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推廣普通話成為瞭我國的基本國策。

圖自《南華早報》

經過多年努力,去年,教育部及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佈的報告指出,截至2015年,內地普通話普及率已達70%以上,識字人口使用規范漢字比例超過95%,台中電器批發商國民語言交際障礙已經基本消除;將爭取到2020年,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80%以上。

同時,《光明日報》文章指出,語言在發展的各階段上,有方言,也有共同語,但共同語占主導地位。在多民族的國傢裡,各民族之間也需要一種共同的交際語言。

普通話已成為我國各民族之間共同的交際工具,這有利於各聯毅家電生活館|台中富士通冷氣|台中富士通冷氣批發民族人民之間的團結和相互學習,符合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

文章認為,普通話的推廣普及是整個語文現代化的根基。社會發展的現代化就是實行工業化和信息化,而語言共同化和標準化又是現代化的必要條件。

這樣,在信息化時代,在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作為共同語和標準語的普通話必然是中國人承載和傳輸信息最基本的語言工具。

簡而言之,推廣普通話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也是加深國民間交流、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而方言則是地方文化和傳統的載體,對各地區人民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所以,普通話和方言不是簡單的兩選一,而是有主有次、可以共同發展的重要議題。

責任編輯:張玉


新浪新聞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arrow
arrow

    xlp719dd3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